张正忠作品陈列展 研读张正忠的艺术
张正忠著述快照 走近画家张正忠 田园风光采风 点击张正忠信息 |
美术论说文 王个簃绘画的“老辣美”片谈 张正忠 吴昌硕先生题王个簃山水画说:“猛笔个簃临大涤,老缶题诗凝秋毫,涛声浩浩天风落,聊当滹沱一战鏖。”诗中首先评价个老的用笔是“猛笔”。“猛”者,是有力量之谓,重拙大也;而“重拙大”是缶庐师生一贯推崇的笔墨审美法则。它“不以怪诞霸气取胜,不以娇研媚俗”,在“怪诞霸气”与“娇研媚俗”两个极端中间,求自然、求拙朴、求气势、求险劲,追求“熟中生,拙中奇”的用笔格调,是一条显示“老辣美”的稳健不衰之道。 陆俨少先生说:“画切忌有甜俗气、犷悍气、陈腐气以及黑气等等。犯甜俗气的就是用笔没有沉着痛快的感觉,也就是不辣。”(见车鹏飞编《陆俨少画语录》)他对“辣”的理解,就是沉着痛快,它的反面就是甜俗、犷悍、陈腐。 他又说:“下笔要肯定,要生辣。肯定就是胸中有数,一无顾忌,心不旁骛;生辣就是稳健、准确、有力度。”(出处同上) 黄宾虹先生说:“用笔有辣字诀,使笔如刀之銛(xian)利,从顿挫而来,非深于此道者,不知其味。”(见周积寅编《近代中国画大师谈艺录》) 根据上述大师们的描述,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辣味之美,可以打消一切疲软、甜俗以及狂悍、陈腐等令人厌倦之气,而给人以清新刚健、稳健有力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是滞涩或霸气的,而是自然流畅的。在辣字之前冠以“老”,是说辣味的形成必须建立在长期修炼,精通书法、文学的基础上,从而获得在精神上的自由境界,才有高屋建瓴、秋风落叶、横扫千军的气势。故缶庐有上述诗句,形象地为我们勾划了个老笔墨的“老辣”神采。 让我们看几幅个老的作品: 1984年创作的《温泉丛篁》(见2006版《王个簃画集》第8页)是一幅构图完整的高远山水。此画气机酣畅,一气呵成,笔调统一,节奏鲜明。特别是行笔直见性情,在燥与润、面与线、粗与细、直与斜、疏与密诸矛盾的统一方面,似不经意而十分到位;用笔奔腾疾速而不见浮滑;用墨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置形似于度外,酿意境于心象。“实乃贵虚,巧不忘拙。若虚与拙,人所难知;而实与巧,众易为力。”(黄宾虹《画法要旨》)个老此画,“虚”与“拙”俱备。他的大写意石法,更是纵横捭阖,了无滞碍。参看其它画作,如《山水小卷》(《画集》第30页)、《青山不老》(《画集》第36页)的石法,堪称无法之法,自由至极,苍老至极,透射出个老深厚的艺术功力,熟而致生,厚重大气,充盈着老辣之美。 1982年创作的山水画《九寨遣兴》(《画集》第26页)这幅画首先给人的印象是水动石静,用笔如枯藤坠石,铿锵遒劲;用色丰富强烈,用墨鲜亮丰腴;三处树木,三种叶法,穿插装饰。整幅挥洒自如而能存形,墨色明朗而不失凝重。此幅行笔,速度较慢,快处较少。沉着痛快,笔如刀銛。宾翁云:“笔力遒劲,下笔不可太快,快则易滑,古人重生重拙如此。”比照个老此画,乃知老辣之美充溢于内外。 1977年创作的《蜡梅斗雪》(《画集》第88页),是一幅大作品,原作在“上海美术馆馆藏作品展”上展出时,我曾仔细瞻仰过。此画虽大,结构却较简洁,用笔非常大胆,但放而不狂;树干的面积较大,但笔调多变,不显空虚;猛笔狠下,笔笔饱满;用墨鲜润与枯焦结合得十分自然流畅;焦墨用得恰如其分,绝无滞涩之弊;以点垛法画花,虽鲜嫩水灵,而又力透纸背;挥写自如,直抒胸臆;节奏分明,惜墨如金;顺情合理,毫不牵强。观者无不赞叹:“老辣!” 个老绘画笔墨,不惟这几幅如此,翻卷随处可见,美不胜收。如何能达到这样高的层次,如何能有老辣之美?是吾侪后学不得不想的问题。浅见以为: 之一,个老以毕生之精力读书、历练,是学养人品的积累所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日不养,难成大器。日常修炼,不断充实,培养出纯朴健康的人格力量。经风雨,见世面,深入生活,积累见识,历尽沧桑,才有一种威武雄壮之慨、震撼人心之力;对世事洞明,胸怀宽阔,宁静淡泊,能拿得起、放得下,才有云水襟怀、自然流畅之气。 之二,个老以其严谨学风,不断探索艺术规律所致。经营画面,达到不假思索、胸有成竹;能化繁为简,简中有繁,增一笔而嫌多,减一笔而嫌少;能不拘成法,心随笔到,而意境自深;不断实验,不断超越,方能滋生魅力,臻气韵生动之境。 之三,个老刻苦磨练笔墨功夫,宵旰竞力,不稍怠慢所致。研临名作,穷经黩卷;拜得名师,并与同道切磋,虚怀若谷;书法乃线条美之源,形象系自然美之魂;不惟创作实战中冲锋,亦于案头随笔间磨砺。他的金石书法功底,建立了坚实的笔墨基础。 凡此三者,乃个老数十年“上穷碧落下黄泉”,“碧海青天夜夜心”,方窥得缶庐堂奥。此外,他还有着超人的天赋。可见,欲做到“老辣”二字,即使毕生艰苦努力尚难达到,更非“玩玩”者而所能妄想的。 2007年3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