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忠先生在乡村

张正忠作品陈列展

研读张正忠的艺术

张正忠著述快照

走近画家张正忠

田园风光采风

点击张正忠信息

《中国书画报》张正忠专刊

张正忠从艺50周年·田园山水画创作、研究的三个时期

张正忠田园山水画选

《中国书画报》2010.12.4原文编录


张正忠田园山水画三部曲


唐永明

  今年是书画家张正忠从艺50周年。朋友们回顾他走过的路程,无不佩服他对艺术的忠诚之心。引用美术史权威王伯敏先生的文字:“正忠的勤奋令我敬佩,有志者事竟成!”他艺涉中西,诗书画俱精,近16年来更以田园山水画的成果著称。

    写真时期是张正忠田园山水画创作研究的第一个时期,大体是1994-1999年。他早年起寻师访友,从师高冠华,京、宁、沪、杭等地都有他的良师益友。从艺50年来,他经常深入生活、临摹书画、勤奋创作、学习相关学科知识。从1960年起就喜画田园题材,经历了三十余年扎实的准备阶段,在涉猎中国画各科、西洋画、版画、雕塑、书法、诗词等修养的基础之上,1994年决定选择专攻中国画乡村风景的道路。他从感情、生活和传统出发,探索乡村山水画的创作方法与理念。这个时期的画,写生味比较浓,吸收西法明显,可以看出他正处在左冲右突的艰苦探索之中。由于乡村景物的中国画淡化了山水画的山石语言,强化了田园气息,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艺术难题。他知难而进,在不断学习、实践中求得体悟。他的画风清新优美,艺术上追求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内容上表达现代人建设生态乐园的理想,以田园之美抒发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

    工细是张正忠田园山水画第二时期的特征,主要画偏工的小写意,2000-2009年花了10年之久。为了更好地运用中国画的艺术技巧,他重新回到传统中去,读书、练书法、临摹宋元明清及近代画家的佳作。在创作上则重在意境的创造。由于思路明确,立意高远,他的田园山水画意境动人,思想有深度、艺术特色鲜明。舒士俊评他的画风为“端凝秀逸,生气盎然”。

    与此同时,他还进行理论的思考,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1999年,他给自己的平川乡村景物画取名定位,称为“田园山水画”,随即在网络和出版物上使用。2005年,由上海人美出版了《张正忠诗书画-田园山水百图》,据马鸿增研究,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田园山水画的专著。书中提出了绘画起源“审美兴趣”说、“山水画四大题材分支”说,田园山水画落户为山水画科之下的一个“画目”,进一步明确了“田园山水画”的概念,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理论问题。2009年又出版了《田园山水画法》,两部专著总结了他的创作经验与理论思考,形成了田园山水画史、画理的架构,为现代田园山水画打下了理论基础。他提出并把田园山水画创作研究作为一个课题来做,成为这个课题的始作俑者。2008年,邵大箴先生专程携博士生前往江苏海门画院考察并撰写文章,肯定他的工作。邵先生在文章中指出:“张正忠在当前提出的‘田园山水画’课题,对我们讨论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马鸿增写道:“张正忠是田园山水的拓展者”。 

    张正忠上下求索不止,2010年进入第三个时期:写意时期。他根据自己的爱好,综合各家的意见,使画风在保持田园意境的基础上更写意化。他以创作、研究、考察三位一体,投入了常人难以做到的艰辛付出,为田园山水学科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王伯敏先生在阅读《田园山水画法》初稿时提了很多改进意见,肯定他有关“田园山水画”的命题并题了词;童中焘先生称赞他的作品意境动人,常对他的创作进行具体的讲评指导;舒士俊先生对他的各时期新作仔细研究,提出更高的目标;许多美术史论家纷纷撰文与发表言论,肯定他的艺术成果。

    张正忠并未止步于此,仍在继续探索新的图式语言,力求在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中国文化内涵,如果不久的将来他的绘画又有新的阶段呈现,我毫不惊奇,那只说明,张正忠的中国画田园山水画法又进一步臻于完善了。

《中国书画报》张正忠专刊

生态•家园

张正忠田园山水画选

《中国书画报》2011.11.16 原文编录


谈张正忠田园山水画及其理论


邵大箴 (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院长、中央美院博导)

  2008年前往海门参观“张正忠艺术陈列馆”并考察张正忠田园山水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张正忠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他的田园山水画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画得很精彩,之后越来越不简单了。他最令人感佩的地方,就是能够不断地体悟中国山水画的精神,能够用笔墨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气氛。这也是他的画最重要的特点。中国的山水是和谐的、自然的,是非常具有诗意的。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的精神。

  中国的田园山水画,是从自然景色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艺术,张正忠对这个很有体会。他的体会一面指向自然,一面指向艺术。我觉得张正忠先生能够不断努力地体验这些,所以他的田园山水画越来越精彩。他为什么要画田园山水?正是因为自然界的田园风光在不断地消失。人们应该更重视保护田园的风光,而且更应该珍惜田园山水给人们提供的美感。我觉得他有这种思想意识在里面,所以他的画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色的反映,而且也表现出一种中国文化精神。这是现代文化中有所缺失的一种东西。 (根据录音整理摘要)

  ○ 张正忠君把自己的创作称为“田园山水”,并提出了“田园山水画”的课题。

  他的《田园山水画法》也对我们讨论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提供了新的硏究资料。

                 ——《田园山水画法》序:《经验、思考与体悟》2009年


薛永年(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院博导)

  2011年赴海门考察张正忠田园山水画,在发表“中华神韵”演讲时说:

  ○我们的画拿出国去展出,是提高他们的精神品位,用中国文化最宝贵的核心文化去营养他们,让各国的朋友们共享,这是本质。举个例子,我们张正忠先生搞田园山水画,这个当然是他的一个课题。他做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大量创作了这方面的作品。田园山水画有中国历史的脉络和渊源,他把它总结成一个新的理论,就是我们怎么来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中国人的自然观里边,我们既要向自然去索取,有时候还要对其进行一些改造,但是对自然还要尊重。

  回顾一下历史,我们的山水画有那么几种是有时代特点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画建设的、改造大自然的那一种,有些人就画过份了。当时画家的认识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今天如果再画出这样的画就失败了。所以怎么样来通过画山水画,画出我们要建造的和谐的精神家园来,以及人跟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确实是当前面临的大课题。不光是中国人,外国人也同样遇到这个问题。这样的一个课题,恰恰体现了我们中华的神韵。把这个课题做好,会得到精神上的启发。张正忠先生画田园山水画就是画人跟自然的关系,画人的精神家园。那就是重要的意义。我想这个可以给我们作为一个学习课题。

  我思考的第一点就是题材和主题。田园山水画是区别于其他山水题材的一种特殊题材。我们画这一题材的意义何在?这是我们进一步要去思考的。张正忠先生提出这个课题来,又选择这个题材来表达他的立意,是值得肯定的。田园山水画可以涵括哪些方面:对于国内也好,对于整个地球也好,都有哪些个重要的、现实的意义。他的思考在一点点延伸……

  第二点,画田园山水画,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哪些好的传统,还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开拓。古人画过一些田园,但是毕竟他不是专门开创田园山水画。他的作品中会有田园的某些元素,他会有方方面面的一些经验,他也还有没有接触到的。今天再提出田园山水画的理论,或在从事这方面的创作实践的时候,正忠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好经验。我们还会遇到新问题,比如在艺术表现上、艺术技巧上应该怎么去解决等。

  第三点,田园山水画是一种新的创造,我们要使它不仅能够在中国起到作用,而且还要让它在世界上发挥作用。把外国艺术里边可取的东西吸收过来,使我们的好东西不需要通过演讲,只需绘画作品,也能够让外国人受到教育,受到感染。

  第四点,也是更主要的,就是怎么通过田园山水画的创作活动、理论研讨,去影响城市的规划者、城市的建设者;怎样能让更多的人相信人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创造我们所期望的那种家园;怎么在精神上,通过我们的画,表达我们的理想来影响实际生活。中国人注重哲学的思辨,提出“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既抓住了艺术的本质,又升华了生活的境界。让我们的生活也艺术起来,让我们的地球变成真正有诗意的家园,这是正忠先生田园山水画所蕴涵的理念。你看正忠所画田园山水画里的生活,那多美呀! 钱学森曾提出过一种城市山水画,他说我们要建造像颐和园那样的城市。他的“城市山水画”的愿望实际就是指田园山水。所以,他的主张是跟正忠先生一致的。这是懂得艺术的科学家的高见。当然,城市建设面貌也需要反映,但这不是解决根本的终极关怀,不是解决人文的需要。所以我觉得正忠先生对于田园山水画的探索确实很有意义。 (根据录音整理摘要)


王伯敏(中国美院博导、美术史论家)

○青洲碧玉一舟横,此亦得田园三分意趣也。海门正忠,仁者,专写田园山水,极自然之致,盖山川与其神遇而迹化也。诚独得玄门,乃恭桑敬梓者,澄怀味象,直令满目云烟,随时而变。善哉!善哉!

              ——在赠给张正忠的画作《青洲碧玉》上的题款2011年


《中国书画报》张正忠专刊

张正忠田园山水画新作

《中国书画报》2012.11.17原文编录


溯源探道 温故知新——张正忠《中国田园山水画史》序


 薛永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院博导、中央美院研究生部主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 张正忠先生是著名的田园山水画家,近20年来一直在创作田园山水画,描绘美丽的田园风光,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寄托诗意栖居的情怀。他笔下的那些田园作品,意境清新,笔墨秀雅,幽静宜人,诗意盎然。同时,他也研究田园山水画法,提出了田园山水画这个名称和理论,出版了《张正忠诗书画——田园山水百图》,著有《田园山水画法》。

  他是江苏海门人,幼承家学,酷爱书法绘画。早年涉猎广泛,遍及素描、油画、版画、雕塑和设计。后来专攻中国画,师从潘天寿的高足高冠华,精研写意花鸟;又拜陆俨少弟子陆一飞为师,深造传统山水;更从学于邵洛羊,研究中国画理论。在转益多师的过程中,他确定了田园山水画的方向,广泛临习宋元明清各家画法,并以造化为师,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我在南北两京的很多师友都与张正忠熟悉,我和他相识时,他已经在撰写《中国田园山水画史》。去年我来到海门,在他担任院长的海门画院中,欣赏了很多作品,也听他讲述了田园山水画的理论框架。张正忠认为:历史悠久的中国山水画,有四大分支:峰岭山水、海景山水、城市山水与田园山水。而田园山水的产生,离不开对大自然的审美观照,离不开农业文明的发达,它的发展又与文人隐逸情怀有关,寄托了国人对田园之美的理想。我们也一起讨论了田园山水画史中的若干问题。

  张正忠指出,田园山水多描写村野之景和田园之乐。大约萌芽于隋唐,成熟于五代宋,经过元明清和近现代的发展,当代更与时俱进,并且形成了一支力量。我们一致认为,古今的田园山水画,都立足于讴歌理想的生存环境,体现改造自然与适应自然的统一,既遵从着“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又创造着“中和之美”的审美境界。论其内容实质,正是呼唤和平幸福的生态文明与爱国怀乡的家园情结。

  我很赞同下述看法:当代田园山水画是古代田园山水画的辨证发展,要推动当代田园山水画的发展,除去在艺术实践中不懈探索外,必须以新的视角认真研究中国田园画的历史,考察产生田园山水画的哲学基础与历史文化根源,弄清其精神内涵与艺术形态特征,渊源流变与线索脉络,重要画家与重要作品,进而了解其历史经验与新的生长点。

  他根据我的建议,尽最大可能地收集存世的图片资料,以图像为据,认真梳理田园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力求从翔实的材料中探讨田园山水画的发展规律,把建构和完善田园山水画的基础理论与总结历来的创作实践结合起来。这部书不仅填补了学术空白,而且很有现实意义。

  20年来,张正忠从事田园山水画探索的过程,正是中华大地加速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推动了现代化的步伐,缩小了城乡的差距,加速了城乡的融合,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但也不无负面作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水泥森林”的高耸,“城市热岛”的形成,生活垃圾排放量的增大,噪声与污染越来越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存,都是如此。

  对此,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上个世纪末就在给《美术》杂志负责人的信中,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建造园林化的“山水城市”和描绘理想中园林化城市景观 “城市山水”的历史使命。他还说,艺术家创作的“城市山水”也能促进现代化中国的“山水城市”建设。张正忠集中精力从事田园山水画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思索,恰恰也在这个时候。

  画城市山水与画田园山水,都是在回答城市化过程中的人文关怀问题,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开拓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时俱进的新途径。而张正忠研究中国的田园画史,同样有助于充分运用传统资源,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发展新的田园山水画。特著短文为序,祝田园山水画繁荣兴盛。

                                            2012.7.10.于北京


《中国田园山水画史》第一卷出版论


  ◎ 本书系张正忠最新学术著作,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学术顾问王伯敏、薛永年、徐建融,王伯敏题词,薛永年作序、题签。此书从田园山水产生之前的先机写起,追根溯源,揭示田园山水画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条件、发展的动力,历数历史发展的脉络,并指出当代田园山水的现状和发展取向。      田园山水画能愉悦人们的精神,给人以淡泊宁静的文化熏陶;它具有对生态环境保护、热爱家乡、民族艺术美育等教化功能、畅神的愉悦功能。它的被发现以至史学、理论的建立,对山水画的拓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张正忠在十几年前提出了山水画“四大分支”说,确立了“田园山水画”的专用名词,从而提出了“田园山水画”课题;《中国田园山水画史》花了7年时间才成形并出了第一卷,以翔实的资料,证明了“田园山水画”创作队伍及作品群的存在;以新颖的论点,在比较中探寻出田园山水画的特定范畴、内涵与外延。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田园山水画史学著作,薛永年先生评说此书:填补绘画史论学术空白,开拓山水创作新的途径。这本书的问世,加上前两本专著,意味着田园山水画这个“画目”的学科建设已经奠定了学术基础。


2012年张正忠田园山水画新作


◎ 张正忠孜孜不倦于山水画创作,每天工作9小时,50年如一日沉潜求索。他坚持每年数十次下乡考察实景,静下心来深入研究名家画法,研究自己的历年创作,不断打磨修炼,因此作品质量每年都在前进。邵大箴先生写道:“他的作品犹如有情趣、有诗意的散文。”薛永年先生评语:“意境清新、笔墨秀雅;幽静宜人,诗意盎然”;王伯敏先生题词:“墨彩秀逸,田园如诗”;马鸿增先生论文:“张正忠是田园山水的拓展者”;舒士俊先生概括:“端凝秀逸、生气盎然”。


“海门田园山水画展”将进京展出


◎ 应国家行政学院书画研究院邀请,张正忠和海门市其它画家的田园山水画将进京展出,届时《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首发式、“海门田园山水画与《中国田园山水画史》学术研讨会”也将一同举行。国家行政学院书画研究院院长廖自力在画展《前言》中说:“张正忠从艺50余年,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专攻田园山水的画家。他忠诚艺术、不辞艰辛,走遍海门大地,以长江下游两岸广大的乡村景观为创作基地。他把乡村实景升华到美学的层次,提炼出生态之美和热爱家乡的主题;他克服了田园山水画创作中的许多难点,使画作质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他还带动其他美术工作者共同探索田园山水画之路,真是非常难得。”


《中国书画报》版面


《中国书画报》2007.1.4第7版

张正忠的田园山水画选刊

《中国书画报》2009.7.6第4版

从起源、功能谈绘画的生命力(上)

《中国书画报》2009.7.9第4版

从起源、功能谈绘画的生命力(下)

《中国书画报》2009.9.3第1版

《中国书画报》2009.9.3第1版

《中国书画报》2010.12.4第4版

张正忠田园山水画选

《中国书画报》2011.5.25第3版

心灵的家园

《中国书画报》2011.10.16第9版

生态•家园 张正忠田园山水画选

《中国书画报》2012.3.28.第8版

故园景 梦中情

《中国书画报》2012.11.17第9版专刊

溯源探道,温故知新

《中国书画报》2013.6.8第8版

单纯与静穆的田园美

《中国书画报》2013.10.9专版

首次田园山水画高端学术研讨会

《中国书画报》2013.10.12第5版

山水画分支之我见

《中国书画报》2014.7.2第5版

田园山水系列活动

《中国书画报》2014.9.27第8版

高古风度绘田园

《中国书画报》2014.5.17

田园山水画的前世今生

《中国书画报》2014.11.8.第5版

从近百年画史看中国画的自然衍生之路(上) 

《中国书画报》2014.11.12.第5版

从近百年画史看中国画的自然衍生之路(下) 

《中国书画报》2015.7.1 第5版

华夏民族的人文渊薮,生命家园的诗性寄托

《中国书画报》2015.7.13专版

二十四诗品美意•田园山水画系列

《中国书画报》2015.11.14第5版

那山,那水,那乡愁


编辑 - 搜索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16年-04月-16日

ZhengZhong Zhang's Arts
张正忠田园山水画

张正忠艺术陈列馆 主办
天运工作室设计制作 2005-2013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16799号

本站所有图文,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